聲樂藝術作為人類音樂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其特殊的傳情達意的方式是任何一門學科都不能代替的。美妙的歌聲是人類的精神財富,是無價之寶。它可以使歌唱者自己引為無限的愉悅和榮光,并能感動萬千聽眾。
幾千年來,我們的祖先創造了燦爛文明的音樂文化,創造出了優美動聽的民歌,從風、雅、頌到今天的新民歌,無不凝聚著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同時也產生了各具特色的演唱方式。
在聲樂教育中,目前比較統一的認識是,聲樂演唱方法可分為美聲、民族、通俗三種。
那么,今天我們主要了解下什么是通俗唱法。
通俗唱法在我國是20世紀80年 代逐漸興起的,它作為一種世界性的通俗文化的組成部分,已受到我國民眾的普遍歡迎。通俗唱法也可稱為流行唱法,具有通俗性、自娛性等藝術特色,擅長抒發以 個人為主體的內心情感。一般說來,其演唱注重掌握語言的韻律,講究吐詞、咬字的清晰、委婉,并在演唱中經常運用輕聲、氣聲以及顫音、滑音、音色變化等裝飾 性技法。通俗唱法目前尚未形成系統的發聲訓練體系。其中用沙啞、干枯的音色"狂唱"和用矯揉、做作的姿態"哆唱",不屬于聲樂藝術的正道之物,更不為音樂理論界所齒,應予以摒棄。
通俗唱法是借助音響擴大效果,以閃耀變化的舞臺美術燈光渲染氣氛,用各異的演唱方法,集舞蹈表演、伴唱、伴舞,電聲樂器伴奏,集說唱于一體的演唱藝術。聲音的主要特點是完全用真聲歌唱,接近生活語言。演唱,風格有輕柔自然的;有高亢強勁的;有民謠風格的;有搖滾樂式的;有說唱敘事式的;有隊列進行曲式的;有藝術歌曲形式的。是全世界性、目前還在不斷的相互交融發展、感染性強、普及性大的一種演唱方法……
溫馨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