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解剖學就沒有醫學—— 恩格斯
醫學之路
——讓我們從解剖開始
溫馨提示:請留意開課地點以及交通路線,切勿走錯!
本次培訓班重點講述利用針刀、撥針、骨減壓針、椎間盤針、鉤針等特種針具對各關節,精細軟組織(軟骨、滑囊、滑膜、腱鞘等)、骨及骨內(松質骨特點等)的臨床精細實用解剖。
培訓時間
已從事針刀、疼痛、康復、骨傷專業等醫務工作者均可報名參加。
收費標準
6800元/人,其中包括學費、技術資料費及雜費。
南京新中醫學研究院老學員、中國中醫藥研究促進會新中醫分會會員85折。
注:因酒店房源緊張,需提前預定住宿,若報名需繳納住宿預付款500元(謝絕空降)。
注意事項
參加本學習班可授予Ⅰ類繼續教育學分10分。
食宿一般在深圳大學西麗校區周邊,如雅園塘朗酒店、維也納酒店、桔子酒店等(房源緊張均需提前預訂),住宿標準間100元/人/床~200元/人/床不等,食宿費用自理。
原林教授
新中醫筋膜學診療體系講師團,中國中醫藥研究促進會新中醫分會副會長,博士研究生導師,南方醫科大學人體解剖學系教授、廣東省解剖學會副理事長,解剖學報編委,衛生部教材評審委員會委員,兼任深圳大學醫學院解剖與組織胚胎教研室主任,中華醫藥科學院南京新中醫學研究院副院長。是我國為數不多的研究利用各種特種針具進行臨床治療的解剖學家。在國際上次提出并創立筋膜學。
從事人體解剖學教學和研究進40多年,曾獲科技進步二等獎2項,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廣東省科技進步三等獎各1項。主持863項 目、973計劃、廣東省及廣州市科研項目共9項,獲發明專利1項、實用新型專利7項。已累計培養博士后和博士26人、碩士41人。共發表論文140余篇(其中 一作及通訊作者43篇),參加編寫教材及專著20余部,其中主編2部,副主編3部。二次立三等功,2002年獲育才杯銀獎。2001年以來,主持完成高技術研究發展計劃(863計劃)有關數字虛擬人的兩項課題研究,開創了我國數字人研究的先河,相關成果與神舟六號載人飛天等成果共同被中國科學院院士工作局等單位評為2005年中國十大科技新聞,2004年,在數字虛擬人研究的基礎上提出了人體結構的兩系統理論,開創生物醫學新的研究領域筋膜學;2007年,有關筋膜學及人體結構兩系統理論的研究獲得了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計劃(973計劃)的資助。
次用數字人技術構建出與人體經絡走行一致的影像結構,進一步從形態結構上驗了筋膜與經絡的密切關系,同時根據發育生物學基礎提出人體解剖學新的分科方法一筋膜解剖學。
王自平院長
中國中醫藥研究促進會新中醫分會會長、中華中醫藥學會針刀醫學分會副會長、南京新中醫學研究院院長、深圳大學筋膜學研究院席臨床, 現代中醫刺骨術創始人。
1,原創性思維構建了中西醫融合的新中醫筋膜學診療體系和診療模式。使中西醫達到真正融合,設計出沒有中西醫等醫學之別的醫學發展新思路和方向。
2,在繼承前人的基礎上,原創和集成創新了多種中醫針刺術,整理優化了多種疑難重癥的中藥配方,治療上超越了常規治療方法的臨床療效,尤其是糖尿病、高血壓病、強直性脊柱炎等重大疑難病種。
3, 提供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醫療及醫改方面落地方案和解決辦法。
王軍教授
新中醫筋膜學診療體系講師團。研究生導師,現任深圳大學醫學部副教授,深圳市人民政府高層次領軍人才。兼任浙江清華長三角研究院和肽研究中心理事長、中國民族醫藥協會理事、廣東省解剖學會理事、中華醫學會繼續特聘教授。從事外科臨床及醫學教學科研工作20余年,先后參與和主持863、973計劃、科技支撐項目、自然科學基金、深圳市科技計劃重點項目等課題多項。已發表SCI和核心期刊論文30余篇,主編出版專著3部,獲實用新型專利3項,發明專利4項,參編“十二五”全國普通高等教育本科規劃教材2部。主要研究方向為筋膜學、數字醫學和臨床解剖學。
學習特色
針對性強,除了講授基本解剖基礎外,更注重中醫微創技術(針刀、銀質針、撥針、骨減壓針等特種針刺術)在局部治療的精細解剖,骨及骨內的解剖尚屬臨床解剖次講解。
不單純講授解剖學,還和臨床診療緊密結合。在診斷上,如某部有癥狀在解剖學角度分析其產生癥狀的原因;在治療上,分析選用何種治療工具并對每種治療工具操作時如何進行體表定位,如何分層次安全到達靶點,在治療點如何操作以達到更好療效,這些問題在以往的解剖班中很少做到如此。
強調注重安全,即在操作中從解剖學角度觀察,將講授如何用安全的操作方法達到更好的療效。
教學中選用未經福爾馬林等防腐處理過的新鮮冰凍尸體進行現場解剖教學,在以往的解剖教學中由于尸源緊張,基本上采用已處理過的干尸作為教學標本,而已處理過的干尸和活體解剖位置有很大差別,加上一些嬌嫩器官已萎縮變形,無法起到非直視下進行臨床操作的醫務工作者對局部解剖精細組織認知的目的,在很大程度上阻礙了中醫微創技術更高的應用推廣。
報名方式
溫馨提示
溫馨提示